在2023年10月12日下午4点 在安徽卓创技工学校开展了一场关于推进利辛工匠学校建设的会议
会议议程为:
一,关于下发《关于推进利辛工匠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利辛工匠学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二,授牌,颁发劳模工匠聘书
1.卓创技工学校授牌利辛工匠学院
2.与会劳模工匠,技术能手颁发聘任书
三,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苏梅同志讲话
参加人员:县总工会 县人社局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 县经信局 县工商联 卓创技工学校负责人 劳模工匠等
关于推进卓创技工学院评选利辛工匠学院的实施意见如下
为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工匠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为产业强县、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县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政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新机制, 整合资源, 建设机制活、功能强、辐射广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全周期、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努力打造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展示、交流转化的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不断提高我县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和层次质量,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创新,为加快实施“六一”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
二、体系架构 按照政府引导、政校企合作办学的办学思路,构建多层级、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匠学院办学体系。
(一)设立工匠学院各校区和各基地。根据利辛县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水平和专业结构需求,选择教研实力雄厚、教学条件优越、培训经验丰富的技工院校、职业学校为工匠学院校区;选择企业及相关产业培训机构、研发中心、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作为实训基地、实践基地或教学基地。
(二)依托市总数字工会服务平台建设线上课程资源库,构建线下线上一体化技能培训体系。
(三)各行业工会结合实际, 根据各自产业、企业、人才的发展需求,推进企业工匠学院和基地的建设。
三、主要任务
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新时代工匠培养模式,聚焦培养中高技能人才和高精尖缺人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健全培训体系,统筹培训资源,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求学圆梦”和“金牌蓝领”行动,助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将工匠学院打造成为提升高技能人才综合培训基地、技能竞赛综合服务平台和技能人才综合评价中心。
(一)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开展高层次技能人才培训。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结合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金牌蓝领”等中高技能人才培训,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开展劳模、工匠、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研修提升培训,组织优秀高技能人才赴国内知名院校、企业,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的技能研修学习。
{二)围绕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结合利辛产业发展特点,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开展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壮大产业工人队伍。
(三)围绕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开展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和职工学历提升。结合重点产业企业发展要求,开展定制化培训,补齐学生技能“短板”,实现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相匹配,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扎实开展职工“求学圆梦”行动计划,搭建产业工人教育培训和学历提升的“立交桥”通道。
(四)围绕技能人才成长平台搭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围绕乡村振兴和重点产业发展,组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特色技能项目竞赛,达到以赛促训、以赛促评的目的,并为县级示范性劳动竞赛提供评委等资源。研究竞赛成果推广应用模式,把技能竞赛的理念和标准转化为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培训课程,实现竞赛成果与教育培训有效转化。
(五)围绕技能人才选用服务开展职业能力评价。抓住国家放开技能人才评价权限的改革机遇,联合行业协会等机构,探索建立县级行业系统评价体系,为有职业能力评价需求的行业企业、培训班次学员及社会人员提供评价服务,强化评价导向,提升评价质量,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依据。
(六)围绕培训体系完善培训资源统筹。探索建立“政校企共育”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整合县内技工院校、企业和社会化职业培训机构等各类优质培训资源开展工学结合式培训。选聘培训师资,面向全国建设的培训师资库,优先选聘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省、市、县级劳模工匠等优秀技能人才。根据实际需求在企业建设实训基地,组织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和行业特色,制定计划、设计课程、聘请师资,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围绕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开展理论政策研究。建立健全以工匠学院为主体、以研究课题为纽带、以组织推动为手段、以社会力量为依托的开放式、多层次、社会化的理论政策研究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产业工人队伍状况调查,进行产业工人问题理论研究,每年度工匠学院至少提交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1项调研成果。
四、组织保障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利辛工匠学院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县总工会、县教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国资委、县工商联等单位为成员,统筹谋划工匠学院建设工作,研究解决学院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协调推进工匠学院建设工作。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措施,把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实施。
(二)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和工匠学院工作成效宣传,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健全以培训人次、培训质量、培训合格率、培训满意度、线上培训功能、技术成果转化效益等为指标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培训档案和培训效果跟踪制度,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设立专项经费,根据绩效评价考核情况,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扶持工匠学院各校区和各基层工匠学院、基地。